目前,建筑央企正在扎實推進本質安全型企業建設。推動本質安全管理落地生根開花結果,就要科學認識、邏輯思維,理性判斷,從五個方面落實好本質安全。
構建體系上的“安全”。首先,要構建“制”的本質安全體系。建立并完善適用于施工企業作業層面實際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,使之能真正穿透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、隱患排查治理、應急管理、安全教育培訓等各方面。其次,要構建“人”的安全體系。致力配備“管安全的”和“抓安全的”兩級人員體系,并在人員數量和素質上達到合理配置。同時,人員配備必須注重安全素質,“管安全的”“抓安全的”都要懂安全。越靠近施工現場、作業層,越要配備稱職、放心的安全人員,人員配備“不安全”,就無法確保體系上的安全。
壓實責任上的“安全”。企業落實本質安全責任,就要做到事與人、崗位與責任的密切結合,嚴格落實“三管三必須”原則。主管領導要扛起“安全管理第一責任人”的責任,將安全管理納入企業大局;分管領導要按照“一崗雙責”要求,把分管范圍內的安全責任抓起來,防止安全責任空掛;生產部門要落實“管生產必須保安全”的責任,排進度要同步考慮安全,趕工期先保安全;安全管理部門要負起安全管理的直接責任,圍著現場轉,盯著問題查,扭著隱患改。還要有效抓好分包施工隊伍和直接作業層的風險管控責任,將安全責任落實到作業層。
???校正認識上的“安全”。首先,要清楚“安全是誰的事”。要將安全責任從安全管理部門擴展到各層級,使安全管理部門回歸監督本職,形成全員參與的安全管理格局。其次,要明白“制度是寫給誰的”。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是施工企業從無數事故教訓中總結出的行為準則,只有真正落實到施工一線,才能成為操作規程和行為規范。再其次,要清晰“資料是做給誰看的”。過度留痕的安全資料反映的不是能否管得住安全,這種認識偏差必將埋下安全隱患。最后,要杜絕“出事也不一定會出在我身上”。要堅決消除僥幸心理和慣性思維,不斷筑牢安全的思想認識防線。
保障投入上的“安全”。推動本質安全落實落地,就要在安全投入上算好“三本賬”。首先,要算好安全責任賬,新安法規定,施工企業因安全措施費投入不到位引發事故的,企業法人、項目負責人、財務負責人均可能被刑事追責。其次,要算好管理賬,因安全措施費計提縮水、使用錯位、安全設施配備不足而釀成的事故定性為管理瀆職,主要管理者就地免職或撤職,并追究相應管理責任。最后,要算好經濟賬,安全措施費不是可削減的“軟成本”,而是企業保生存、促發展的戰略性投資和安全管理的“硬底線”。
確保執行上的“安全”。要在執行上達到本質安全管理的“安全”目標,就要在“真、嚴、實、細”上下功夫,力求做到“四真”。首先,各級主管領導要真抓真管,在安全機構設置、人員配備、獎罰落實上動真格、使真功。其次,現場檢查要化虛為實,推行“隱患排查二維碼”“安全檢查實名倒查機制”,使檢查結果經得起時間與實效的檢驗。再其次,應急演練要輕演真練,堅持走出方案練實戰、走出課件練實操,直面事故場景,增加實戰成分。最后,安全激勵要真獎快兌,用合理的“激勵成本”置換潛在的“事故風險”,只有讓員工發自內心重視安全、參與安全,本質安全管理才能真正落地生根、見實見效。
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8414號 地址:北京市復興路四十號 郵編:100855